最近好多朋友都在讨论AI写作,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,必须得紧跟潮流!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用天工AI做的一个写作小实验,看看它生成的内容和人工撰写的相似度到底有多高!
这次我选择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写作主题:一篇关于旅游的游记,一篇关于科技的新闻稿,以及一篇抒情散文。分别用天工AI和自己手动撰写,然后进行对比分析。先来说说我的整体感受:AI写作的速度真的很快!几分钟就能生成一篇完整的文章,这对于赶deadline的朋友来说简直是福音。但是,速度快不等于质量好,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~
一、旅游游记:感受AI的“文笔”
我选择的旅游目的地是云南大理。先用天工AI生成了一篇游记,关键词设定为:苍山洱海,风花雪月,白族文化。生成的游记读起来通顺流畅,对大理的景色描写也比较到位,例如“阳光洒在洱海波光粼粼的水面上,远处苍山巍峨耸立”,这些描述基本符合我对大理的印象。
但是,这篇AI生成的游记缺乏个人情感和独特的视角。我的游记里记录了和当地白族老奶奶的聊天,以及在洱海边晒太阳的惬意感受,这些细节是AI无法捕捉到的。这也导致AI生成的游记读起来像一篇官方宣传稿,缺少了游记应有的温度和感染力。
二、科技新闻稿:AI的优势领域?
这次我选择了一篇关于5G技术发展的新闻稿。设定5G技术,应用场景,未来发展。AI生成的新闻稿条理清晰,逻辑严谨,用词也比较专业。相比之下,我自己写的新闻稿反而显得有些啰嗦。
看来在科技新闻稿这类信息密度高、需要客观描述的写作领域,AI确实有一定的优势。它能够快速整合信息,并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呈现出来。但是,AI生成的新闻稿仍然缺乏一些深度分析和独特的见解,这需要人工进行补充和完善。
三、抒情散文:AI的挑战
抒情散文是最考验写作功底的,我以“秋天的落叶”为主题,分别用AI和自己进行了创作。结果很明显,AI生成的散文虽然辞藻华丽,却显得空洞无物,缺乏真情实感。
我的散文融入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悟和回忆,例如“一片落叶飘落在我的肩头,仿佛是时间寄来的一封信”,这些细腻的情感描写是AI难以模仿的。AI可以模仿人类的语言,却无法复制人类的情感。
四、相似度对比及总结
为了更直观地展现AI写作和人工写作的差异,我用一个表格进行了总结:
项目 AI生成 人工撰写
旅游游记 景色描写到位,缺乏个人情感和独特视角 融入个人体验和感受,更具感染力
科技新闻稿 条理清晰,逻辑严谨,用词专业 略显啰嗦,但可以加入更深入的分析
抒情散文 辞藻华丽,但空洞无物,缺乏真情实感 融入个人情感和感悟,更具感染力
总的来说,AI写作在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,尤其是在处理信息密集型的内容时表现出色。但它仍然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。AI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辅助工具,但真正的灵魂和思想仍然需要我们自己去注入。
未来,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,相信AI写作的能力也会不断提升。但无论AI如何进化,写作的本质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。 我们应该拥抱科技,利用AI提升写作效率,但也要保持对文字的热爱和对创作的热情,用我们的笔触去记录生活,表达自我。
最后,我想说的是,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次小实验,结果仅供参考。希望大家也能亲自体验一下AI写作,感受科技带来的魅力,并在实践中找到AI与人工写作的最佳结合点。